


10月17日上午,2025中国・汕尾彩色宝石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新闻发布会举行。汕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余振光,汕尾市商务局局长钟雪欢、海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志明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其中,余振光副秘书长在会上通报了展会核心筹备情况:本届展会以“彩宝聚汕尾璀璨链全球”为主题,定于11月1日在海丰海迪温德姆酒店正式开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办展将遵循“简约、安全、精彩”原则,核心目的是服务“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同时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彩色宝石产业新高地。

展会筹备就绪:四大特点凸显高规格与产业价值
发布会上,余振光副秘书长介绍,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四大特点彰显展会高规格与产业带动作用。
其一,参展规模实现新突破,全产业链集中呈现。展会创新采用“主展区+分展区”联动模式,主展区设60个高端精品与国际展位,邀请玉玲珑、爱迪生等国内知名品牌及斯里兰卡、韩国、波兰等国际与地区展团;可塘、梅陇分展区参展商户超3000家,全面展现汕尾彩宝加工与贸易基地的产业链优势。
其二,重磅项目落地推动行业能级提升。开幕式将全球发布《Gemports指数(GPI)》,该指数由中宝协、珠宝玉石首饰国检集团等联合编制,将成为全球彩宝原料交易重要参考;同时签约全球半宝石原料交易中心、恒美集团珍珠岛等产业项目,并发布信利保税大厦、高铁珠宝展销区等创新消费场景。
其三,配套活动丰富促进产消融合。围绕“一会一展”核心,策划产业带考察、中宝协彩宝分会换届、“汕尾珠宝・璀璨之光”T台秀、彩宝设计大赛、非遗文化大讲堂、跨境优品消费盛典等六场活动,打造沉浸式产业交流与消费场景。
其四,服务保障全面营造一流体验。遵循“简约、安全、精彩”原则,组建专业安保团队覆盖关键区域,招募培训志愿者提供多语种服务,细化“一对一”嘉宾接待;联合新华社、南方+等媒体构建立体传播网络,提升展会影响力。
目标落地路径:三大方向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
针对“如何确保展会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迈向新阶段”的提问,钟雪欢表示,展会核心是将汕尾珠宝产业基础转化为发展优势,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回应余振光副秘书长提出的“搭建高端平台、开启合作机遇、打造城市窗口”目标。
一是为产业“强根基、补短板”。依托可塘彩宝、梅陇首饰多年积累的制造基础,破解产业“幕后加工”的“无名英雄”困境。通过搭建集设计、文化、品牌于一体的高端平台,引进并展示前沿设计理念与工艺,推动产业链从“加工”环节向“原创设计”“品牌打造”两端延伸,补齐产业短板,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彩宝产业成为汕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
二是为发展“拓空间、增动能”。将展会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联动的关键载体。不仅展示产品,更通过组织产业考察、精准招商对接,引导资源、资本与关注度流向海丰可塘、梅陇等产业腹地,释放县域经济活力。借助展会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培育壮大区域品牌与特色产业集群,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三是为城市“树形象、开新局”。以展会为汕尾面向全球的“主动亮相窗口”,全方位展示优越营商环境与城市魅力。同时将展会打造为国际性交流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领域的合作,提升汕尾在国际珠宝领域的知名度与话语权,为城市长远发展开拓更广阔空间。
“产业牌”务实举措:三大抓手夯实优势释放价值
围绕“如何借展会用好‘产业牌’优势”,钟雪欢介绍了展会的具体安排与措施,从三个维度同步推进,确保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
首先,提升产业话语权,推动价值链向上延伸。本次展会将首次在汕尾全球发布《Gemports指数(GPI)》,该指数将成为全球彩色宝石行业的重要参考,为汕尾珠宝产业从“加工制造”向“标准制定、价值引领”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展会期间将组织一批产业项目签约,重点完善珠宝产业在原料交易、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布局,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生态,填补产业链薄弱节点。
最后,促进产展融合,激发市场活力。通过“主展区+分展区”的联动模式与“展会+消费”的融合机制,为“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提供核心平台。既促进产销对接与品牌推广,拉动本地消费、带动就业,也推动珠宝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产业价值边界。
海丰底气:近半世纪积淀+未来全产业链布局
谈及展会选址海丰的原因及未来产业规划,陈志明指出,海丰作为金银珠宝首饰交易枢纽,拥有近半个世纪发展历史,已形成规模化产业体系——建成5个产业园区、4个专业市场,现有约2万家市场主体、2500家企业、超9万从业人员、1.6万家网店,2024年产业规模约350亿元,电商交易额13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8.7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今年3月更入选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带”。
未来,海丰将以“中国彩色宝石之都”“中国首饰之都”为根基,从三方面释放产业潜力:一是构建数字化产业闭环供应链,整合120余种原料建设全球半宝石原料交易中心,联合高校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研究学院;二是打造“会展+”产业经济平台,规划国际珠宝产业园,常态化举办展会并完善配套业态;三是聚合资源推动产业“抱团出海”,利用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服务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展会提升竞争力。
撰文:魏嘉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