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汕尾市城区在江牡岛海域举行海洋牧场首批鱼苗投放入海活动。区委书记肖苏,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响锑,区委副书记曾淑方等出席活动并见证首批鱼苗投放。
此次海洋牧场首批鱼苗投放活动的举行,标志着城区海洋牧场建设实现了从规划蓝图到海上实景的关键跨越,迈出了“耕海牧渔”的实质性一步。据悉,此次城区在江牡岛海域投放了13个C90网箱,合计约104万尾鱼苗,共200吨,涵盖海鲡鱼、云龙石斑鱼苗以及金鲳鱼等鱼苗。此次投苗也是城区探索“国企建、渔民养、银行出资”创新牧海模式的首场实践,为全市乃至全省打造“蓝色粮仓”提供城区样板。

今年以来,城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强力推进,依托97公里海岸线及广阔海域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海洋牧场项目加速落地建设。在要素保障方面,今年6月份,江牡岛周边289公顷海域顺利完成用海审批,龟龄岛东460公顷海域也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为规模化养殖扫清障碍;同步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园、渔港经济区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陆海协同发展格局。在养殖规划上,坚持“分区推进、立体用海”,整合多方资源规模化投放现代化网箱与蚝排,推动规范化、集约化养殖。
据预测,江牡岛D区32个C90网箱的渔获直接销售总产值预计可达1.28亿元。

项目全面落地后,相关养殖企业年产值有望实现显著跃升。更为重要的是,城区创新的“国企建、渔民养、银行出资”模式,明确了各方权责,构建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共赢格局,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银行资金安全、企业盈利和渔民增收。
城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此次首批鱼苗投放为新的起点,持续激扬“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目标干,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加速推动海洋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确保海洋牧场项目早见效、早收益,为汕尾市加快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
区领导许宝城、彭志义、李小燕参加活动。
撰文:严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