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开展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汕尾
汕尾 > 要闻 > 正文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开展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7月9日,海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广电网络海丰分公司,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大力普及“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提升干部职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专业赋能:理论实操双管齐下

培训特邀经验丰富的海丰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资深讲师团队进行授课。课程设计科学严谨,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情景模拟”的立体教学模式。讲师们首先系统阐述了现代应急救护的新概念、原则和流程,重点强调了“黄金四分钟”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的极端重要性。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开展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理论环节,讲师深入剖析了心搏骤停的识别要点、心肺复苏(CPR)的核心原理与操作规范,并着重讲解了被誉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培训师李立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指出:“心搏骤停发生后,每延迟一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在等待平均需要15分钟才能到达的120救护车时,现场人员掌握基础的CPR和AED使用技能,是抓住这‘黄金四分钟’、挽救生命的关键所在!” 同时进一步解释了AED的工作原理、适用场景、操作步骤以及其高度智能化和安全性(如自动分析心律、仅在需要时建议电击),消除了参训人员对使用AED的顾虑。

沉浸体验:从“知道”到“做到”

实操演练环节成为本次培训的高潮,现场气氛专注而热烈。在讲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参训干部职工热情高涨,利用专业模型教具进行了沉浸式练习。

大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进行紧急呼救并设法获取AED;随后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状态;紧接着,便投入到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练习中——找准胸部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水平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5-6厘米的深度进行有力、快速且持续的胸外按压,并配合规范的人工呼吸,保持30次按压对应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在AED使用环节,参训人员学习如何正确粘贴电极片,并严格遵循设备发出的清晰语音和贴片图示提示进行操作,包括在分析心律和电击前确保无人接触患者。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开展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讲师们全程密切观察,穿梭于学员之间,针对按压的深度、频率、回弹是否充分,以及开放气道的操作手法是否正确等关键细节,进行一对一的细致指导和动作纠正。通过反复的实操练习和即时的专业反馈,参训人员逐渐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熟练的操作技能,提升了应对紧急情况的信心。

收获感悟:技能在手,守护生命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普遍表示收获巨大,内容极具实用性。海丰县融媒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分享道:“以前总认为急救是医生和专业救援人员的事,遇到突发情况可能会因不知所措而延误救援。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黄金四分钟’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掌握了CPR和AED的操作方法,心里有了底气和勇气。希望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用今天所学为他人争取生机。”广电网络海丰分公司的员工也深有感触:“掌握这些急救技能,不仅能在工作场所多一份安全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守护家人和朋友的生命安全,意义非凡。”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海丰县融媒体中心开展AED专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了关键的CPR与AED操作技能,为中心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构筑了一道更为可靠的“内部安全屏障”。作为肩负宣传文化使命的单位,此次培训也是中心积极履行关爱员工健康责任、提升单位整体安全文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海丰县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与巩固,将所学技能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能力,努力营造“人人敢救、人人能救、人人会救”的安全氛围。

通讯员:曾国明 吕嘉宇

编辑:严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