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在汕尾市海丰县正式开业。这座现代化农贸物流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第一期投资3亿多元已启用、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作为汕尾市首个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和“菜篮子工程”示范项目,其以“全业态、高标准、智慧化”定位,致力于打造粤东农产品输往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中转枢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开业仪式上,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思文,海丰县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鸿雁等致辞,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小彬、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合作伙伴等到场见证,这标志着海丰县农业流通体系迈入新阶段,更将成为连接产地与市场、农民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
多元业态齐亮相,商户信心满满
走进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广场上彩旗飘扬,开业首日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园区内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交易区内,蔬菜、水果、海鲜、冻品、粮油等9大功能分区井然有序,上千个摊位商品琳琅满目,既有本地特色农产,也有来自珠三角及全国各地的优质货品。 在A区6街02号商铺,经营蔬菜批发的吕先生正忙着整理货架。“我们之前在海丰老市场经营,但环境拥挤、物流配套不足。搬到这里后,不仅摊位宽敞,冷链仓储和物流服务也更完善,老客户都跟过来了!”吕先生介绍,他的货品既有本地产的茄子、黄瓜等,也有从珠三角和省外采购的时令蔬菜,日均交易量较过去也显著增长。
园区内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一位从陆丰迁入的海鲜商户表示:“这里停车位充足,配套设施完善,不用担心货物损耗,生意更有保障。”物流园一期招商中,商户入驻率较高,既有本地老市场搬迁户,也有外地农贸行业从业者。为吸引商户,园区还推出“一年免租”政策,进一步提振了经营信心。
设施与服务:智慧化赋能全产业
开业典礼上,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与多家农特产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签约方将共同推动粤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及高效流通,目标是将物流园打造为辐射湾区的农产品集散枢纽。
作为汕尾首个省级定点批发市场,物流园不仅规模领先,更注重智慧化运营。园区配备多温区冷库、检验检测中心及电商运营区,可实现农产品从仓储到配送的全链条追溯。此外,700余个停车位和1万平方米停车区解决了传统市场“停车难”的痛点。
早在2025年1月,德业农贸物流园便以“迎春花市暨年货嘉年华”活动崭露头角。活动期间,2.5万平方米的展区汇聚了农特产品、年桔年花、家电汽车等七大板块,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这一成功不仅验证了园区的运营能力,更凸显了其辐射粤东地区的商业潜力。
作为省级“菜篮子工程”,园区在食品安全与标准化管理上树立标杆。通过引入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立商户星级评定机制,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思文在致辞中特别指出:“这里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搭建产销桥梁,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海丰县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鸿雁在致辞中表示:“德业农贸物流园是海丰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是农产品‘走出去’的高效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他强调,物流园将推动海丰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构建现代农业流通体系,未来有望成为粤东对接大湾区的核心枢纽。
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董事长彭小彬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聚焦蔬菜与综合品类,二期将扩展水果专区,三期则完善物流与商业配套。“我们不仅要服务本地,更要成为湾区优质农产品的‘中转仓’,让海陆丰的土特产走向全国餐桌。”彭小彬表示,园区未来还将探索“数字农业+物流”模式,通过大数据优化产销对接,助力农户增收。
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的开业,不仅是汕尾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更是粤东融入大湾区经济圈的战略举措。随着产销链条的完善与区域合作的深化,这座“红色热土”上的新地标,正以蓬勃之姿书写乡村振兴与湾区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撰文 郭杨阳
通讯员 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