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到餐桌,“汕农领鲜”如何用一个logo讲述汕尾特产?
汕尾
汕尾 > 要闻 > 正文

从山海到餐桌,“汕农领鲜”如何用一个logo讲述汕尾特产?

当一座城的山川湖海、历史文脉与未来雄心被浓缩进一个标识中,会是什么模样?3月15日,汕尾一场发布会上亮相的区域公共品牌“汕农领鲜”揭晓了答案——一个“汕”字,藏着一座城的“山海密码”。当汕尾的山川湖海与千年文明被折叠进这一方logo,那些跳动的线条便成了述说风土的“说客”。

以汉字“汕”为骨,以山海为脉,这个标识首先是一场地理的赋形。顶部环卧着的一双赤色鲸鱼既是长沙湾服务区的地标化身,亦是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写意,勾勒出倒屣而迎的待客之道;底部雄壮如山的蓝鲸携带各界海产“代表”,涌动的不仅是“中国海鲜之都”的物产丰饶,更是“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而那三层绿叶状海浪向阳而生,暗合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代叙事。一横一竖间,独属汕尾“山海湖城”的地理奥秘,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当然,这个标识不仅是地理的呈现,更是情感的载体。对汕尾人而言,这是一幅烙印心灵的家乡版图。白鹤振翅处,红锥林湿地生机栩栩;鲸鱼摆尾处,长沙湾地标如故人守望;就连湖中若隐若现的晨洲蚝,都是刻在DNA里的鲜美记忆。正如当地老渔民所言:“看见那个‘汕’字,就像看见了家门口晾晒的渔网。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情愫。”

底部“汕农领鲜”四字亦有说法,当黄丹老师的狼毫触及宣纸,“汕农领鲜”四字便不再是一枚商标。笔锋起落间,既有海浪般的磅礴之势,又藏山峦叠嶂的沉稳之力。字与图的交融,恰似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品牌理念的对话,让“土特产”从此有了文化的重量。特别在“鲜”字的处理上,右侧“鱼”部化作跃出海面的弧线,与logo中的鲸鱼构成跨时空对话。

正是这种传统书法与现代设计的碰撞,完美诠释了汕尾特产的蜕变之路。而三只白鹤的姿态演变,则是把“蜕变”书写进品牌的生长哲学里,让笔墨为土特产画上文化“胎记”。首鹤足踏湿地昂首而立,根须般的爪痕深扎汕尾农耕沃土;次鹤仰首向天,呼应“打造湾区东翼绿色粮仓”的战略视野;末鹤振翅欲飞,则宣告“让汕尾鲜品领鲜全国”的进阶决心。而这纸上的叙事在商业实践初有端倪,譬如汕尾菜心通过“圳品”认证直供深圳商超,晨洲蚝登上RCEP国际采购清单,海鲡鱼征服长三角餐桌......

然而真正伟大的品牌标识,不应只是视觉标记,而应成为一方水土的精神图腾。“汕农领鲜”用设计解析了汕尾,当您在超市遇见这片“山海”不妨驻足细看,仔细体验那抹绿叶背后,藏着北纬22°的阳光密码;那只鲸鱼的弧线里,流淌着品清湖未说完的故事。

当“汕农领鲜”带着文化的胎记走向市场,这些产品便不再只是优质农产品的title,更是镌刻来自粤东汕尾一份山海“鲜味故事”。正如登上RCEP清单的晨洲蚝、征服长三角的海鲡鱼,它们正在用味觉讲述北纬22°的阳光故事。这个标识最终也将超越“视觉符号”,成为土地精神的图腾——在这里,每份“鲜味”都是山海与时代的对话。

撰文 严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