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汕尾
汕尾 > 正文

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阳春三月的海丰,蓝天碧水交界处是一片生机勃勃。海丰县联安围至梅陇农场宜林片区里的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等不同品种的红树木浴海而生,向陆挺秀,构成了一道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城”。

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防风消浪、净化海水、保护海岸、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

一直以来,海丰县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根据《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和落实“绿美汕尾”关于加快红树林营造修复的要求,积极组织专家勘察红树林现状和宜林情况,设计红树林营造和修复方案,争取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修复补助1423万,在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开展实施2022年海丰国际重要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该项目位于海丰县联安围至梅陇农场宜林片区,项目主要内容为营造红树林26.35公顷(395.25亩),种植红树林苗木15.94万株。 种植的品种有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木榄、秋茄、海漆以及银叶树7个本土树种,为海丰国际重要湿地的候鸟营造了觅食和繁衍的宝地。

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红树林的种植修复并非易事,在种植前,要进行定位放线、土地清理、地形修整、防护设施、监测便道等前期工作,保证地块施工位置的准确性、提高苗木种植效率和成活率。在种植时,由于红树林种植区域属于高盐度水域,为提高苗木成活率,针对性地选择高盐度海水培育且受过抗(耐)盐锻炼的营养袋苗,苗木要求健壮苗,营养土粘实,沙含量不超过10%,茎干粗壮、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同时,红树林种植作业还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只能在每天退潮时进行,作业时间十分有限。每月中有半个月是白天退潮,作业时间能有五六个小时,而晚上退潮时,作业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一旦遇台风、暴雨天气则不能实施作业。

在种植修复过程中,施工作业单位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克服种种困难,抢抓时机,进行施工种植。截至目前,已完成1.5米小潮沟5590米、3米大潮沟2696米、5米潮沟231米、监测便道2500米、防护设施1124米、种植红树林苗木14.32万株,约完成总工程量的85%。预计该项目将于2023年5月20日竣工。

海丰实施湿地红树林营造项目 描绘“绿美”新画卷  呵护“海洋绿肺”

海丰县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构建功能完备、健康优美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和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安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海岸线生态安全,为湿地保护管理与科研监测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供稿:海丰县融媒体中心

文:曾国明 林彩红 吴长辉 吕嘉宇

编辑:朱志文